据上海发布6月30日消息,上海市人社局介绍,上海市将从2023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590元调整到2690元,增加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3元调整到24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的月工资不能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
据介绍,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夏季高温津贴、中夜班津贴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岗位津贴以及伙食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也不作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此外,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即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劳动者个人和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公布!
日前,人社部网站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4月1日),15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其中,上海、深圳、北京居前三位,分别为2590元、2360元、2320元。此外,若按小时劳动报酬计算,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为全国最高。
数据显示,从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来看,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的地区已经增加到了15个。
这些地区分别是上海(2590元)、深圳(2360元)、北京(2320元)、广东(2300元)、江苏(2280元)、浙江(2280元)、河北(2200元)、天津(2180元)、山东(2100元)、四川(2100元)、重庆(2100元)、安徽(2060元)、福建(2030元)、湖北(2010元)、河南(2000元)。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各地规定并不一样。比如,目前北京、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而大多数地区包括“五险一金”,若剔除这些费用,职工到手工资更低。
据中国经济时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表示,最低工资标准变化反映出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这些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成本上升和相关劳动权益保障的加强,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呈不断上调趋势。二是目前的工资标准体现出地区间的差异还比较明显。
上海、深圳、北京三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较高,与多个因素相关。这些城市生产率水平更高,人均产出值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也较高,同时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物价水平以及居民各方面支出在全国也居于前列,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会更高一些。